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是为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和能源高标准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煤炭流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家铁路集团联合煤炭、电力、钢铁、港口、地方交易中心等35家煤炭上下游优势企业,共同组建的“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国家级煤炭交易平台,2020年10月28日正式开业运营。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做好监管支撑,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和纽带,以持续拓展平台功能和生态、提升服务能力为抓手,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打造集煤炭产供储销及运行信息于一体的煤炭交易实现中心、价格发现中心、供应链服务中心和监测预警中心,逐步建成“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成为深化煤炭及能源市场化改革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领跑者,成为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成为煤炭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探索者和交易规则、体系标准的制定者。

目前,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交易服务已全面兼容煤炭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和煤炭现货挂牌、竞价等交易模式,2022年纳入国家重点监管范围的中长期合同全部通过交易平台在线录入、签订诚信履约承诺和履约数据报送,并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实现数据共享;物流服务实现与铁路95306系统无缝对接,并具备开展全国范围内公路、水运等多式联运服务的能力;同时可提供煤炭质检、资金结算及供应链金融等全流程配套服务,具备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电子交易平台的各项基础功能。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认真领会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新要求,坚持共赢原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积极与区域煤炭交易中心、大型企业交易平台、储配煤基地和物流平台等机构开展合作,通过业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通过数据合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实现一体化运营,共同营造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环境,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煤炭交易市场体系。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将竭尽全力、只争朝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践行宗旨意识,担当国家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国家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当好国家经济运行调节以及市场调控、价格监管的智囊和助手,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发展目标,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初心使命】

为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推动实现煤炭流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201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组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向国务院呈报专题报告并获同意。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下,国家铁路集团联合煤炭、电力、钢铁、港口、地方煤炭交易中心等35家骨干企业发起设立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打造国家级煤炭交易平台。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经过近2年的筹备,2020年4月24日取得北京市金融局的设立批复,7月9日取得正式工商营业执照,9月23日取得市金融局同意开业的批复。

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煤炭交易中心。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明确提出逐步培育和建立全国煤炭交易市场。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和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同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4〕967号),对组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了具体安排。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全国煤炭生产布局发生深刻调整,煤炭资源进一步向晋陕蒙新等主产地集中,跨省区、长距离、大规模的煤炭交易对产运需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


【企业宗旨】

服务国家战略 做好监管支撑 遵循市场规律 促进经济发展

为实现煤炭流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奋斗


【企业定位】

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领导下,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做好监管支撑,遵循市场规律,促进经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以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和纽带,以持续拓展平台功能和生态、提升服务能力为抓手,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打造集煤炭产供储销运于一体的煤炭交易实现中心、价格发现中心、供应链服务中心和监测预警中心,逐步建成“服务全国、辐射亚太、影响全球”的能源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努力成为深化煤炭及能源市场化改革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领跑者,成为保障市场平稳运行的“助推器”和“压舱石”,成为煤炭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探索者和交易规则、体系标准的制定者。


组织机构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 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燃料(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浙能煤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国能互通内蒙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投”)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全资企业,承担国铁集团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铁路资产资源开发及金融保险服务等职能。

中国铁投前身为原铁道部1994年设立的中铁建设开发中心;2004年,开发中心与中国铁路对外服务总公司(1982年成立)重组,设立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2018年3月,完成公司制改制并更名为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99.9亿元。

公司制改革以来,中国铁投开启改革发展新征程。以服务国铁集团发展为己任,明确了“二一三”发展战略,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经营思路,不断开辟建设项目投融资、投资开发、资产管理、土地综合开发、铁路资产资源开发、金融服务、铁路保险、平台交易等多个业务领域,与大型企业合作成立多家控股公司。公司以促进国铁资本合理流动、提高资本运营质量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坚持稳中求进,为铁路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服务支撑。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销售集团”)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以煤炭营销为主业的专业化公司。2019年12月26日,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电燃料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煤炭经营分公司,与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总部设在北京。2020年11月16日,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国能销售集团有限公司。

煤炭经营分公司(销售集团)作为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运营的枢纽单位,负责国家能源集团60%以上的外购煤业务和70%以上的煤炭销售业务。同时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中国神华95%以上的煤炭销售业务。

公司始终秉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在煤炭行业内创新推行客户经理制,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从需求计划到装运组织、再到结算的全流程、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了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重要转变。客户经理通过专属服务,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市场认可。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煤能源”)是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22日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制公司。2006年12月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2月发行A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中煤能源是集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装备制造四大主业于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致力于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成为安全绿色生产的领航者、清洁高效利用的示范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践行者,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价值。

中煤能源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多样化的煤炭产品以及现代化煤炭开采、洗选和混配生产技术工艺。以本公司为主体开发的山西平朔矿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呼吉尔特矿区是中国重要的动力煤基地,山西乡宁矿区的焦煤资源是国内低硫、特低磷的优质炼焦煤资源。公司主要煤炭生产基地均配备畅通的运煤通道,并与煤炭港口连接,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控煤业集团”)是晋能控股集团三大板块集团之一,由原同煤集团更名组建,2020年12月17日正式揭牌成立。按照“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思路,晋控煤业集团整合重组晋能控股集团内部煤炭产业相关资产,同步整合焦煤集团、潞安集团、华阳集团相关煤矿资产,在晋能控股集团各板块中规模最大、体量最大、社会影响最大。

晋控煤业集团资产总额6700亿元,职工40万人,共有煤矿228座,煤炭产能约4亿吨。下设晋阳、晋城、潞安、阳泉4个煤炭事业部,9家煤炭子公司,以及23座直管煤矿,拥有1家上市公司“晋控煤业”(股票代码601001),初步构建了“集团总部-煤炭事业部(直属子公司、直管矿井)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三级管理架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煤业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晋能控股集团各项决策部署,弘扬“创新、绿色、卓越、高效”企业精神,全力推进“14355”发展战略,全面实施“18106”行动计划和“六保十抓”工作主线,挺起晋能控股集团发展脊梁,扛起晋能控股集团发展重任,全力打造“高标准、高效率、成本优、智能化、环保型、本安型、效益好”的世界领军煤炭集团。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股份”)是由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募集设立的B+H股上市公司。

伊泰股份创立于1997年8月,并于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伊泰B股”(股票代码900948);公司于2012年7月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伊泰煤炭”(股票代码3948),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与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

伊泰股份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地方煤炭企业及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按照2020年中国财富500强排名,伊泰股份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位列第6位,以伊泰股份为核心成员企业的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50强首位,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规划建设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骨干企业之一。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陕西煤炭资源优势,从培育壮大能源化工支柱产业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经过重组发展起来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是陕西省能源化工产业的骨干企业,也是省内煤炭大基地开发建设的主体。

陕煤集团自2004年成立以来,经过17年的改革发展,通过投资新建、收购兼并、资产划转、内部重组等多种途径,形成了“煤炭开采、煤化工、燃煤发电、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科技、金融、现代服务”等相关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旗下二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60多个,上市公司4家,员工总数12万余人。2020年,陕煤集团全年生产煤炭1.95亿吨,生产各类化工产品1881万吨,生产粗钢1318万吨,发电量398亿度,生产水泥产品778万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0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5900亿元。从2015年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连续7年入榜,排名稳步提升,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220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陕煤集团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的转型发展路线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战略,开新图强,改革制胜。力争到“十四五”末,以10万产业工人、6000亿元资产总额,支撑5000亿元销售收入和5000亿元A股市值,实现500亿元利润,为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不懈奋斗。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能源)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战略重组组建的国有独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成立于2008年12月,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注册资本金210亿元,职工总数15万人,拥有能源、化工新材料、现代物贸、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等,主要分布在河南14个省辖市,以及新疆、贵州、内蒙古、陕西、青海等省(区)和澳大利亚。拥有大有能源、九天化工2家上市公司和濮阳绿宇新材料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河南能源拥有煤炭资源储量318亿吨,产能7821万吨/年,品种以无烟高炉喷吹煤、炼焦精煤为主,下辖永煤公司、义煤公司、焦煤公司、鹤煤公司等煤业公司(均为原统配矿务局);化工产品产能近1000万吨,产品主要涉及甲醇、乙二醇、醋酸、二甲醚以及化工新材料碳纤维、聚甲醛、1,4-丁二醇、PET、PBT等18个种类;位居2020年世界企业500强第486位,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39位、中国煤炭企业50强第10位、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第20位。截至2021年11月底,河南能源总资产2569亿元,今年1-11月原煤产量6243万吨、营业收入1054亿元、利润总额30.7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呈现良好态势。

河南能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从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转变,努力打造创新引领、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企业集团。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能源集团)是由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的山东省属大型能源集团,是以矿业、电力、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的能源产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全国惟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形成4家主板上市公司、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多元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新格局。拥有兖矿能源、新矿集团、西北矿业、鲁西矿业、枣矿集团、新疆能化、化工公司、内蒙古盛鲁能化、贵州矿业、新能源公司等30多个二级企业,产业主要分布在国内山东、内蒙、新疆、陕西、贵州、甘肃、海南、上海以及境外澳大利亚、加拿大、泰国、拉美地区。全部从业人员24万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520亿元、利润总额233亿元、年末资产总额7510亿元。位居2021年世界500强第70位。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焦煤集团”)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商,炼焦煤产销量居于世界前列,位居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第403位。

山西焦煤组建于2001年10月,总部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下有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山煤电、汾西矿业、霍州煤电、山煤国际、华晋焦煤、山西焦化等23个子分公司。拥有山西焦煤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3个A股上市公司。

山西焦煤以煤炭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主业,兼营焦化、现代物流贸易、民爆等产业。现有151座煤矿,规划能力2.48亿吨/年;50座选煤厂,入洗能力1.6亿吨/年;4座焦化厂,产能940万吨/年;6座燃煤电厂,19座瓦斯及余热电厂,总装机容量4896MW;民爆产能12.2万吨/年。

山西焦煤主导产品有焦煤、肥煤、1/3焦煤、瘦煤、气肥煤、贫煤等全系列煤种,其中强粘焦煤和肥煤均为世界稀缺资源,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粘结性强、结焦性好等特性,是大型钢厂大高炉不可或缺的骨架炉料。煤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承载希冀,面向未来。山西焦煤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聚焦主业、深化改革、全面变革、创新发展,着力推进资源重整、组织重构、文化兴业、内涵发展,持续引深安全环保本质化、经营管理精益化、产业升级数字化、发展路径变革化、战略支撑人才化、党的建设统领化,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企业。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南矿业集团”)。淮南煤矿1897年建矿,至今已走过120多年风雨历程,历史上曾是全国五大煤矿之一,素有华东煤都动力之乡的美誉。淮南矿业集团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安徽省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企业、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安徽省煤炭产量规模、电力规模最大的企业。

目前,企业以煤、电、气三大能源为主业,物流、金融、科研技术等多产业协同发展。拥有现代化大型矿井11对,其中本土8对、内蒙古鄂尔多斯3对,核定产能7910万吨。拥有控股、参均股电厂27座,电力总装机规模3781万千瓦,权益规模1673万千瓦,煤矿办电淮南模式获得国家高度认可并推向全国。先后获批10条总长1200公里天然气管线,控股建设全国首座内河芜湖LNG接收站,参股江苏滨海LNG接收站,全面推进天然气电厂、分布式能源、煤层气勘探开发等项目,是安徽省天然气重要运营平台。

奋进新时代,淮南矿业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和“忠诚、敬业、坚韧,开放、创新、协同”企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创新,沿着煤、电、气三大能源主业的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协同,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大型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集团”)是勇担“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历史使命,聚焦新材料产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对世界500强企业——阳煤集团整体更名而来的“火箭级”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团。

阳煤集团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供应商。建企70余年来,为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和新中国工业基础体系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集团拥有强大的研发创新优势,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40多所顶尖高校、院所合作,形成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数十个创新平台。仅近3年,获得各类科技鉴定成果219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30项,获得行业级以上科技奖129项,取得各类专利633项。

创新是新材料之本,研发是新材料之根。华阳集团将传承“同心做人、合力做事”核心理念,创建“核心竞争力、核心生产力、核心盈利模式”,以“合作、合资、合伙”为体制革命,构建集科研、产业、资本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绿色、节能、环保发展,形成以碳基新材料为主业的战略格局,打造产值超过2000亿元、世界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中能源集团”)是2008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由原河北金能集团与峰峰集团联合组建而成,融入了原煤炭部在河北8家统配煤矿中的6家(峰峰矿务局、邯郸矿务局、邢台矿务局、井陉矿务局、下花园煤矿、八宝山煤矿)。集团成立后,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决策部署,先后于2009年重组华北制药,2010年组建河北航空并出资代扩建正定机场,2015年托管河北物产集团。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于2009年组建山西冀中公司,2011年组建国际物流集团,2017年组建华北医疗集团。

目前,全资及控股公司(含集团总部)共有387家,其中一级公司1家,二级公司27家,三级公司223家,四级公司124家,五级公司12家,从业人员99542人,拥有冀中能源、华北制药和金牛化工三家上市公司,主要产业包括煤炭、医药、化工(新材料)、现代服务等板块。产业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江苏、河南、内蒙、新疆、香港等13个省区。2020年完成原煤产量7410万吨,精煤产量198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24亿元。

当前,冀中能源集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新实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走出困境化解风险实施方案落实落地,统筹做好风险化解、提质增效、瘦身健体、结构调整、强化管理、民生保障等工作,推动企业尽快步入稳健运营良性发展轨道,开创集团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潞安集团”)是山西省属重点国有企业之一,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其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潞安矿务局,上世纪80年代建成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矿务局,2000年8月企业整体改制。经过60年的发展,潞安集团已成长为一家“扎根长治、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联结世界”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一潞安环保能源股份公司是全国煤炭系统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山西省唯一一家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中煤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CTD)立志成为全球领先的煤炭数据和分析服务商,20年来在煤炭行业网站运营、碳达峰碳中和智慧平台、网络货运、运销软件、行业会议等领域扎根努力。“数字赋能传统产业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是CCTD长期奋斗的工作目标。

CCTD充分发挥全国50个信息工作站、200多位市场观察员等行业渠道优势,率先创新煤炭行业大数据平台,已汇集煤炭、电力、钢铁、建材、化工、铁路、海运等50余个相关行业,150万家企业,上亿条数据。

CCTD发布的"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系列指数"受到广泛关注,是全国煤炭年度长协定价机制浮动价指标指数。参与并指导多个区域价格指数编制工作。

2021年6月,以“数字煤炭”为发展目标的北京中煤时代入选北京市2021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燃料”)华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由此诞生了华能事业,开始了我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集资办电加快发展的新探索;1988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快了公司发展进程;1994年,华能所属两个子公司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国电力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2000年,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精简管理层次的原则,国务院批准华能实施内部重组,理顺管理关系,清理整顿不良资产,实现了电力企业强强联合、其他产业的重新组合,使公司迈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根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华能改组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工商变更登记。改制后,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名称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拥有51家二级单位、460余家三级企业,6家上市公司(分别为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华能新能源、长城证券),员工13.6万人。到2018年底,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17657万千瓦,煤炭产能7760万吨/年。资产总额和金融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主要生产经营指标保持行业领先。在国内发电企业中率先进入世界500强,17次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和央企负责人任期考核A级,在可比企业中次数最多。

公司的企业使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公司的战略定位是: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华能文化的基本特征:彰显责任、勇于创新、保持领先。企业精神: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敬业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开拓精神;自找差距、自我加压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企业作风:善开拓、讲效率、重信誉、勤俭办事。核心价值观: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务实高效。安全理念: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竞争力。

“十三五”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以电力为核心,煤炭、交通、金融、科技、物流和能源相关服务业相互协同,国内国外协调发展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各项主要指标进入世界同类能源企业前列,进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行列。五、公司概况。中国华能是以电为核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业务涉及电力、煤炭、金融、科技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多年来,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央企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秉承华能“三色公司”使命,逐步形成了“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定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燃料”)成立于2003年12月,是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6.44亿元。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外煤炭采购及供应、燃料供应链运营与管理、市场煤电子竞价采购平台维护和监管、其他燃料增值服务等。

2011年8月之前,燃料公司与中国大唐集团燃料管理中心合署办公,以管理为主,适当开展经营业务。2011年8月之后,燃料公司开始独立运营。2019年7月,中国大唐集团燃料事业部与燃料公司合署办公(加挂中国大唐集团燃料调运中心牌子)。

目前,燃料公司还参股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9%)、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6 %)、内蒙古伊泰呼准铁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4%)、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26%)、全国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5家单位。

燃料公司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燃料供应链为核心任务,重点推进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及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煤源地供应链布局,努力构建中国大唐集团煤炭供应新格局。


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

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燃料”)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电集团”)深化煤炭运营体系改革新组建的专业公司,是华电集团燃料集约采购管理职能的延伸和支撑,是华电集团煤炭运营的专业化公司和实施主体,负责华电集团12个集约采购区域所属燃煤发电企业的电煤采购供应和营销等相关工作。公司内设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计划发展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结算中心)、党建工作部(工会办公室)、监督部(纪检办公室、巡察办)、巡察组、企业管理部(电商信息中心)、业务管理一部和业务管理二部等10个部门,下设山东、湖北、江苏、福建、宁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秦皇岛13个分公司。自组建以来,华电集团北京燃料物流有限公司坚持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与神华、中煤、同煤、兖矿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构建规模化、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与铁路总公司、地方路局、河北港口集团等大型煤炭运输企业构建长期稳定、信息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电煤购销量达1.2亿吨/年。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成立于2015年7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组建。国家电投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2021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位列293位,业务范围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国家电投现有员工总数13万人,拥有62家二级单位,其中5家A股上市公司、1家香港红筹股公司和2家新三板挂牌交易公司。国家电投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负责牵头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型燃气轮机”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任务的主责单位,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电力”)成立于2002年,是国投旗下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简称“国投电力”,股票代码“600886”),连续5年荣获上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A级,是国内领先的能源产业投资方与运营商。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近400亿元、利润总额约120亿元,资产负债率63.9%。2020年10月,国投电力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二家荣获伦敦证券交易所绿色经济标志的伦交所上市中国企业。

自2002年公司成功上市以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水电蓝筹上市公司,且目前正依托雅砻江水电资源,推动“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基地已列入国家及四川“十四五”规划,争取利用风光资源再造一条“雅砻江”。

截至目前,国投电力拥有投资企业90多家,员工约8600人,业务涉及水电、火电、光伏、风电、储能、售电及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业务覆盖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及OECD沿线的5个国家。国投电力装机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火并济、风光互补,电源结构优良,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司已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389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约1852万千瓦,占比约55%,火电装机1188万千瓦、占比35%,风、光装机349万千瓦,占比10%,总资产约2400亿元。公司有序推动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及综合能源服务领域业务布局,探索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华润电力燃料(中国)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燃料(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2003年11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836.HK)。华润电力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中国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业务涉及风电、火电、水电、光伏发电、分布式能源、售电及智慧能源、煤炭等领域。截至2018年底,华润电力总资产2082.23亿港元,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7438MW,业务覆盖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连续第12年入选“普氏能源资讯全球能源企业250强”和《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综合排名分别位列第131位和第977位。

华润电力自成立以来,就是一家以战略指导经营的企业,凭借清晰的战略和高效的执行力,十几年间取得了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域加大投入和优先布局,实现新能源资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积极融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响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围绕新能源发展、智慧能源城市和智慧能源建设、分布式电源等方面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大容量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和运营;加大火电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降耗减排,提高运营效率;积极发展污泥、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动华润电力转型创新、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向大众信赖、客户优选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美好愿景迈进。

华润电力之母公司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迄今已有80多年历史。华润集团业务涵盖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五大业务领域,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约2000家,在职员工42万人。直属企业中有7家在港上市。华润以“引领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为使命,通过不断创新生意模式,打造产品和服务品牌,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为提高大众的生活品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华润零售、啤酒、燃气的经营规模为全国第一。电力、水泥业务的经营业绩、经营效率在行业中表现突出。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医药销售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雪花啤酒、怡宝水、华润万家、万象城、999、双鹤、东阿阿胶等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在2019年《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排名中,华润集团位列80位。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能源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8日,其前身广东省粤电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因“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而组建的发电企业,2003年更名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2月18日,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0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省政府和华能集团分别持有76%和24%股权。

公司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秉承广东电力优良传统,积极践行“合和共生 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和“厚德善能 益邦惠民”的企业使命,坚定执行“以能源为核心,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能源集团”的发展战略,努力保障全省能源安全清洁供应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历经近20年的改革发展,公司深耕能源行业,用心创造绿色能源,已成长为广东省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能源企业,是广东省推动能源转型、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主力军。

截至202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超1900亿元,在职员工1.4万人,可控装机容量超3900万千瓦,可控航运运力近220万载重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上网电量超1400亿千瓦时,煤炭供应量超5000万吨,天然气供应量超40亿立方米;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单位328家,控股1家A股上市公司(粤电力)。在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73位。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是江苏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经营、转让,企业托管、资产重组、管理咨询等业务,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300亿元。国信集团充分依托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拥有江苏国信股份有限公司(SZ.002608)、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SH.603693)、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SH.600287)等3家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末,集团总资产1653亿元,净资产911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利润总额72.7亿元。

江苏省国信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依托功能和资源优势,发展形成了能源(包括传统能源与新能源)、金融、房地产、贸易、社会事业等五大业务板块。国信集团是江苏省内最大的地方能源投资主体,坚持发挥全省能源供应主渠道作用,逐步建立了“风、光、水、火”多能互补,电力、天然气和新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已投产控股装机总容量1426万千瓦,投运天然气管道380公里,目前江苏全省约50%的电力供应来自国信控参股电厂、约15%的天然气供应来自国信天然气公司。产融结合是国信集团的一大独特优势,国信集团拥有信托、融资性担保、期货、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其中信托业务综合实力排名省内第一、位居行业前列,信托资产规模逾4000亿元。国信集团服务金融强省战略,参与组建了华泰证券、江苏银行、紫金保险、利安人寿等省级地方金融机构,均为第一大股东。作为综合性企业集团,国信集团产业类型多样、业务领域广泛,还从事进出口贸易、医药商业、房地产开发、园区建设与运营、酒店管理、电影发行放映等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

作为江苏唯一一家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单位,国信集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努力建设成为服务江苏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承担江苏全省重大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和引领全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先行主体,奋力打造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浙江浙能煤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浙能煤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能煤运”)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杭州,主要从事电源建设、电力热力生产、石油煤炭天然气开发贸易流通、能源服务和能源金融等业务。经过十八年的创业发展,浙能集团已成长为省属国企中能源产业门类较全、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能源企业,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抓手、能源合作的主平台、能源供应的主渠道、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和环境保护的主战场。

重要数据。总资产2069亿元,所有者权益1060亿元;控股浙能电力和宁波海运两家A股上市公司,管理企业200余家。年发电量 超1400亿千瓦时,占全省统调电量50%以上。年供应煤炭 超6600万吨,占浙江省煤炭消费总量将近一半。年供气量 超110亿立方米,占浙江省天然气消费总量的83%。截至2018年底,浙能集团在职员工23000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46.9%,中高级职称占18%。

2017年9月,浙能集团组建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原油贸易、油品储运、以燃料油加注为主的海事服务、成品油销售等业务,并参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建设。多年来,浙能集团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首创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开创了煤炭清洁利用的新时代。

打造技术型、协同型、服务型现代能源企业。技术型--坚持把科技作为企业第一生产力与核心竞争力,坚决围绕科技为核心驱动业务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协同型--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集团公司集中度高、产业链全、市场控制力强的优势,激发多产业协同效应;服务型--坚持树立服务为先、用户为中心、需求为主导的企业行为驱动模式,主动创造需求、引导消费。

浙能集团党委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党建质量,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大力推进党建工作现代化,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浙能铁军,实施“凝识聚力”“立心铸魂”“强基固本”“清廉浙能”“群团枢纽”五大工程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转化为集团改革发展动力和竞争力,为打造“新浙能”提供坚强保证。集团所属嘉兴电厂、兰溪电厂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浙能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八八战略”,推进“大能源战略”引领下的“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四业”发展路径,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进一步在能源生产和供给革命中发挥示范作用、骨干作用、推动作用、基础性作用和主力军作用,构建更加清洁低碳、更加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服务商,全面开启“新浙能”的建设之路。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总额7118亿元,产能规模700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8年,中国宝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钢产量6,725万吨,营业总收入4,386.2亿元,利润总额338.37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49位,并荣获国资委2018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和2016年-2018年任期经营业绩考核A级,同时荣膺“业绩优秀企业”和“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

中国宝武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以“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为使命,以“诚信、创新、协同、共享”为价值观,致力于通过改革和发展,构建在钢铁生产、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服务转型、效益优异等五方面的引领优势,打造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贸易物流业、工业服务业、城市服务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一基五元”产业板块形成若干个千亿级营收、百亿级利润的支柱产业和一批百亿级营收、十亿级利润的优秀企业,2025 年钢铁板块实现“亿吨宝武”, 2035年集团公司实现“万亿营收”。

钢铁制造业以“引领全球钢铁产业发展”为目标,着重体现规模、技术、效益引领,围绕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助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价值创造、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为汽车、机械、家电、能源、船舶、海洋工程、核电建设、交通等下游行业提供精品钢材,推进中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成为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制造服务商。新材料产业聚焦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汽车等大交通领域、新能源领域和大消费领域用高性能金属材料、轻金属、碳基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包装制品,打造宝武第二大制造类产业板块,致力于成为集研发、制造、加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材料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贸易物流业聚焦钢铁相关的大宗原燃料和产成品领域,通过资源投资、整合、平台化运作,打通矿山、港口、钢厂到终端流通环节,提供开放的B2B交易平台和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成为构筑高质量钢铁生态圈的重要一元。工业服务业依托集团公司的技术积累以及资源、品牌优势,以服务钢铁业为起点,为工业企业和城镇化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及服务,成为工业服务业的引领者。城市服务业以存量不动产盘活为基础、适度增量为辅,以“产、融、网、城”一体化为抓手,聚焦发展产业地产,催生配套城市新产业,创新“厂区-园区-城区”协同发展新模式,助力城市钢铁基地转型发展,为集团新材料、产业金融等业务发展提供载体和服务,成为中国领先的产业园区综合开发、运营和配套服务商。产业金融业要做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围绕钢铁产业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做产业协同价值的创造者:做大做强与主业融合度高的业务,提升产融结合力度,创造产业协同价值,促进产融共赢;做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驱动者:利用产业基金、资产管理等手段,运用PE、股权投资和资本运作等工具,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宝武坚守产业报国初心使命,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推进“一基五元”战略业务布局和“三步走”的总体安排,加快实现“亿万千百十”战略目标,为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开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是鞍钢集团的区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是“鞍钢宪法”诞生的地方,是英模辈出的沃土,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鞍山钢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改革引领、创新驱动、质量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快实施“1+6”产业规划,坚定不移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协调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由钢铁“一柱擎天”向“多业并举”发展格局转变。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步伐,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打造激发“动力、活力、引领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致力成为高端人才的集聚者、行业技术的引领者、未来科技的探索者,争当钢铁行业排头兵,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钢集团”)作为世界最大的钢铁材料制造和综合服务商之一,河钢以“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为愿景,致力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最具价值的钢铁材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目前,河钢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家电用钢、第二大汽车用钢供应商,中国核电、海洋工程、建筑桥梁用钢领军企业,在MPI 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中获“竞争力极强”最高评级,是世界钢铁协会副会长/会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单位。截至目前,河钢在全球拥有员工近12万人,其中海外员工1.2万人,总资产达4438亿元。连续11年位列世界企业500强,2019年居第214位。

近年来,河钢树立全球、全产业链理念,谋求“纵向更深、横向更宽”的战略转型,加速形成钢铁材料、工业服务、海外事业与产业金融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格局,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综合性跨国产业集团。

在做强做优钢铁材料的同时,河钢以钢铁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拓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和产业链金融,面向上下游企业提供工业技术、工程技术、数字技术、工业贸易、产业金融等多元服务。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定位,河钢加快实施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先后收购并成功运营南非最大的铜冶炼企业——南非矿业、全球最大的钢铁材料营销服务商——瑞士德高、塞尔维亚唯一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形成“四钢两矿一平台”的海外格局。目前河钢直接或间接参股、控股境外公司70多家,控制运营海外资产近100亿美元,商业网络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集团”)是1997年由湖南省三大钢铁企业——湘钢、涟钢、衡钢联合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是湖南省属第一大国有企业,担负着湖南省“省属国有企业的领头羊、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的重要使命,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核心骨干作用。华菱集团下辖华菱钢铁(SZ.000932)等八十余家控股子公司,以钢铁制造为主业,是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粗钢产量排名全球第十五位的企业,全球最大的宽厚板生产企业,国内第二的专业化无缝钢管供应商,全球技术最先进的汽车板生产企业。

华菱集团2018年粗钢产量2,301万吨,钢材产量2,152万吨;2018年末,资产总额约 1100亿元,负债657亿元,净资产443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 1,207.47亿元,净利润69.65亿元。

近年来,公司秉承“一业为主,集群发展”的中长期战略,形成了以钢铁为核心,涉及上游资源开发与贸易、下游钢材深加工、金融投资、物流和战略新兴产业等产业板块。1、钢铁业务。公司是中国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具备年产钢2000万吨生产规模,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钢铁深加工等全流程的技术装备,主体装备、生产工艺行业领先。公司持续完善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营销服务的“三大战略支撑体系”,坚持“深耕行业、区域主导、领先半步”的研发与营销策略,立足细分市场,瞄准标志性工程和标杆客户,致力于开发国内外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产品,产品涵盖宽厚板、热冷轧薄板、线棒材和无缝钢管四大系列近万个品种规格,远销东南亚、欧洲、南美洲、中东等全球主要区域。公司以优异的产品、稳定的质量、超预期的服务,在能源与油气、造船和海工、机械和桥梁、汽车等细分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2、集群产业业务。物流领域,公司确定以港口经营为核心,航运产业为重点,多元物流及全程物流为辅助的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长江及湘江湖南段的港口布局,努力打造省内一流、中南地区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公司下辖岳阳港、顺通港、顺达港,借助湖南省航运物流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物流体系,以及初具规模的仓储加工配送能力,是湖南省航运物流龙头。金融服务领域,拥有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基金、基金管理、创投、保险经纪共7块类金融牌照,公司加强资产资本优化,促进产融结合,推动公司转型升级。节能环保领域,公司覆盖节能、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三个板块,重点聚焦余热综合利用、烟气脱硫脱硝和土壤修复类业务。资源投资领域,公司投资入股世界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并拥有一名董事席位。FMG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减债降负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经营成果,公司入股以来获得了稳定的铁矿石供应和较好的投资回报,为打破铁矿石供应的垄断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港股份”)(601326.SH,03369.HK)是河北港口集团控股子公司,全球领先大宗干散货公众码头运营商,分别于2013年,2017年在香港联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河北省首家布局A + H股双资本平台的国有企业。

近年来,秦港股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港产城互动,深化与大企业强强合作,统筹布局津冀港口项目,业务涵盖秦皇岛港、唐山曹妃甸港区、沧州黄骅港区三大港区,拥有煤炭、杂货矿石、油品、集装箱等现代化专业泊位,已形成包括货物装卸、堆存、仓储、运输等基础服务以及货运代理、多式联运在内的港口物流链。秦皇岛港开埠于1898年,是位于东北、华北咽喉地带的天然不冻港,为我国北方首个自开口岸。经过百余年的岁月洗礼,秦皇岛港已发展为全球领先公众煤炭码头和干散货运输港口。作为能源输出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国际贸易大港,秦皇岛港与大秦铁路无缝对接,是我国能源运输的主枢纽港,发挥着国家“煤炭价格稳定器”和“北煤南运蓄水池”作用。唐山曹妃甸港区是渤海湾内的天然良港,港口腹地覆盖了中国重要的钢铁、石化及煤炭基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矿石中转港。沧州黄骅港区是河北省南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新兴港口,地理位置优越,是晋冀鲁豫及大西北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口,被誉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

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曹妃甸港”)是由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投交通(现为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珠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唐山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五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于2005年4月26日发起设立,2005年6月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33.2亿元,其中国投交通公司股比51%。公司主要任务是建设运营曹妃甸专业煤炭码头,满足大秦线扩能增量和新建蒙冀铁路煤炭下水需求、服务国家能源经济建设。

公司目前下设生产业务部、装船部、卸车部、安质部、设备部、物资部、信息中心、工程部、计划经营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综合部等13个部门,在册职工554人。

国投曹妃甸煤炭码头项目分起步和续建两期建设,共现配备五套四翻翻车机系统,年设计卸车能力1.3亿吨,拥有18条堆场、194个垛位,设计堆存能力为832万吨,拥有5-15万吨级煤炭钢板桩码头泊位10个,下水能力1亿吨,项目总投资95.25亿元。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是国内唯一连接大秦、蒙冀两条国家能源运输铁路的煤炭下水港,而国投曹妃甸煤码头,作为曹妃甸最早核准、最早建设的煤炭码头项目,通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运营模式、管理流程、市场开发、员工技能等均已成熟,已经走出了一条经济化、专业化、效率化、生态化集约发展之路。起步、续建两个项目工程均在交通部安全质量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一,起步工程投产第二年达产,续建工程投产后第二年全港单月运量实现达产。安排就业人数最多达600人左右,间接解决或带动其它社会人员近千人就业,同时投入7亿元建立封闭条形仓、防风抑尘网、堆场除尘洒水等多项环保措施,为国家和地方就业和环保做出了应有贡献。该项目作为曹妃甸港区“一号港池”最早建设的港口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承担了航道、导助航、线路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在曹妃甸港建设初期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国投曹妃甸港已迅速成长为周边区域煤炭品种最齐全的港口,并得到上、下游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国投曹妃甸港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国家改革开放35年经典暨精品工程、实现建筑领域国家级奖项的“大满贯”(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詹天佑奖)、“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企业应急救援竞赛优胜单位”、等国家荣誉称号。先后获得“河北省港航系统‘百日决战’先进集体”、“河北省港口吞吐量突破七亿吨突出贡献单位”、“唐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突出贡献单位”、“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河北省青年文明号”、国投集团“二次创业”杰出贡献集体、国投集团财务报告编报工作先进单位、国投集团先进集体等集团、省市级荣誉称号。

客户的需求是公司的努力方向,客户的支持是公司的前进动力。公司将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实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山港集团”)是主导唐山港京唐港区建设发展的国有大型上市港口企业。京唐港区地处环渤海核心区域,东距秦皇岛港64海里,西距天津港70海里,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拟建“北方大港”港址,此处建港条件优越,水深岸陡,不冻不淤,港口后方有大面积盐碱滩涂,适合临港产业聚集。京唐港区1989年8月开工建设,1992年7月国内通航,1993年7月国际通航,是唐山市最早开发建设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国家《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重要港口,集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多式联运港口三个交通运输部示范工程于一身。

京唐港区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65平方公里,海域2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六个港池、五大功能区(集装箱作业区、液体散货作业区、干散货作业区、杂货作业区、综合物流区)。规划自然岸线19公里,码头岸线49.04公里。目前,已利用自然岸线11.2公里,已建成1.5—25万吨级生产性泊位44座,利用码头岸线13.151公里,占可利用码头岸线的26.8%,货物堆场1000多万平米,航道等级20万吨级。

京唐港区运输货种包括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水泥、粮食、机械设备、汽车、木材、液化品等10多大类、100多个品种,主要货种运量居我国沿海港口前列。港口腹地覆盖京津冀及华北、西北广大地区,水路通达70多个国家(地区)、200多个港口,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2009年,京唐港区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亿吨大港。2013年吞吐量突破2亿吨,4年时间实现翻番。2018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同比增长3.4%;集装箱运量达到233万标箱,占河北港口总量的54.7%,同比增长16.3%,已跻身全国集装箱20强、世界百强。今年上半年,全港完成吞吐量14652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集装箱运量完成81万标箱。

唐山港集团于2010年7月在上海主板上市,开河北港口上市之先河,累计募集资金60.1亿元用于港口建设,历史性、根本性地改变了港口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上市以来,公司总资产由52亿元增加到233亿元,净资产由35亿元增加到158亿元。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38亿元,同比增长33.18%,利润总额19.01亿元,同比增长3.67%,净利润16.10亿元,同比增长10.02%。在全国20家A股上市港口企业中,公司净利润排名第四位。唐山港集团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31家、参股企业13家。在册职工3900多人,平均年龄34岁,职工数为同等规模港口的四分之一。公司对接国际管理标准,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管理体系,导入了卓越绩效模式,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唐山港集团始终秉承“发展港口、成就员工、奉献社会、回报股东”的企业宗旨,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事事求好、敢为人先”的企业文化,以高质量建成综合型国际化贸易大港为目标,持续推进港口装卸、集装箱、物流、贸易“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港口的活力、魅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唐山港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交通百强企业、全国最具成长性企业、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绿色港口示范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政府质量奖、河北省文明单位、振兴唐山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物流,英文简称China Logistics)在北京正式组建成立。

中国物流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股权多元化国有全资中央企业。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由原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板块的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4家企业为基础整合而成。同步引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形成紧密战略协同。

中国物流注册资本300亿元。目前,经营网点遍布国内30个省(市、区)及海外五大洲,国际班列纵横亚欧大陆,在国际物流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拥有中国铁物(000927.SZ)、中储股份(600787.SH)、华贸物流(603128.SH)、国统股份(002205.SZ)等4家境内上市公司。

中国物流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主要业务包括铁路物资综合服务、制造业物流、工程物流、逆向物流、快消品物流、国际物流、冷链物流、期现货交割物流、危险品物流和战略物资储备等业务。具有涵盖仓储、运输、配送、包装、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物流设计、供应链金融、加工制造、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等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和与之相关的质量监造、研发制造、运营维护、招标代理、国际贸易、信息咨询、融资租赁等业务形态。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太原交易中心”)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政府直属、正厅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是经国务院批准,目前唯一冠以“中国”字样的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我们秉持“创新、开放、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决走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发展之路,致力于建设全国一流现代能源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第三方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交易中心信守“公开 公平 公正”的原则,坚持既服务好上游企业客户,也服务好下游企业客户,既服务好卖方市场,也服务好买方市场。目前注册交易商14000余户,遍布全国31个省市区。为能源产业链企业提供合同签订、交易交收、货款结算、供应链融资、信息资讯、平台建设、会议展览、文化创意、酒店服务等各类服务。已具有挂牌交易、竞价交易、价格指数、易付保、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票据融资、期现通、保价通、路港通、公路物流服务平台、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多个产品,竭诚为广大能源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服务。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皇岛交易市场”)成立于2007年4月26日,现注册资本6800万元。作为全国煤炭交易市场合作组织发起人之一,依托河北港口集团优势,积极整合各物流环节资源,扩展港口服务功能,创新市场服务模式,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指数研究、定制咨询、会展培训、交易、物流、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服务体系。2020年,秦皇岛交易市场顺利通过了省清整联办对交易场所的现场核查、复查,成为河北省准予保留5家交易场所之一,并且是河北省内唯一的煤炭交易场所。

秦皇岛交易市场确立了以“服务”作为交易市场基本职能的发展理念,将政府、煤炭供需企业和河北港口集团作为核心服务对象。以数据为支撑,发布各种准确、及时的煤炭物流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政府与行业间的纽带作用;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交易机构,为市场的交易主体提供公平诚信的交易环境、精准便利的增值服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煤炭交易市场的供需衔接、物流匹配、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为公司转型升级服务,推动公司向上下游辐射至整个产业链,主动对接矿、路、港、航、电,整合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为公司实现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广阔空间。同时,公司基于自身区位优势,与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互动协同的业务合作关系,为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做好运营服务支撑,共同建设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手段先进、运行规范的现代化煤炭交易市场体系。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交易中心”)是根据国家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及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若干意见精神,以立足陕西、面向西部、服务全国为出发点,经陕西省政府批准,由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于2011年组建成立的集交易、支付、信息技术、物流、金融为一体,以煤炭为核心的区域性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企业,是我国网上交易量与实物交割量最大的煤炭现货交易市场之一。

陕煤交易中心注册资本10亿元,资产规模23亿元,年收入规模85亿元,拥有西煤物产、西煤云商、西煤支付、大宗保理四家子公司,员工132人。至2019年8月,平台累计实现煤炭网上交易量超13亿吨,第三方支付金额422亿元,拥有核心技术成果6项,企业会员3000余家,成功取得互联网支付业务牌照,发布陕西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

陕煤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全球一流的科技型大宗商品流通企业的目标,建设以信息为牵引、交易为核心、第三方支付为支撑、物流为保障、金融为工具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快捷、安全的大宗商品交易及衍生服务体验。以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为基础,提供现货挂牌、电子竞拍、招标采购等多种模式的交易服务;以第三方支付为纽带,通过打造银行渠道丰富、资金管理便捷、信息安全准确、权限配置灵活的现金支付产品体系,链接交易、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大宗商品交易的要素资源;以技术为延伸,提供技术研发、系统搭建、技术支持等平台产品;以贸易为支撑,提供包销、集采分销、定价代销、贸易保理等多种贸易服务业务。

放眼未来,陕煤交易中心将持续进行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促进物流、金融、大宗贸易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逐步扩充交易品种,加快物流布局,培育一个同时具有线上、线下综合业务能力,在行业具有绝对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最终发展成为产运需无缝衔接的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中心、国内领先的物流服务企业和全球一流的科技型大宗商品流通企业。


国能互通内蒙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国能互通内蒙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交易中心”)是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的运营主体,以下简称“国能580·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线上交易量最大,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煤炭交易市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煤炭贸易区块链标准与检测小组成员单位;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战略合作单位。以构建“互联网+煤炭能源供应链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商业生态系统为形态、以基于能源供应链“B2B”业务和互联网思维下“O2O”创新服务模式和以资源集结力为核心竞争能力的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在煤炭交易、信息、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方面均取得了创新性与突破性进展。 

公司积极探索煤炭电子交易新思路、新模式,构建阳光透明的煤炭购销机制。累计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所属神华神东、神华西北公司、神华包头矿业、神华杭锦能源、华能集团北方公司和北方运销公司、同煤集团、蒙能集团、兖矿集团、淮南矿业、大唐国源等企业组织专场交易1723多场,6892多家会员参与了交易,累计完成交易量6.9亿吨,交易金额1485亿元,完成运力交易8181.8万吨,交易金额近28.75亿元。其中,2019年交易量达1.27亿吨,交易金额突破300亿元。 

国能580·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依托内蒙古主产地资源优势,汇聚产地煤矿、物流园区、运输行业等运行动态,可提供信息数据服务、金融业务、物流业务、油品化工业务,先后承办了三届全国煤炭交易会。